门诊时间:8:00-17:30(节假日照常门诊)

类风湿性关节炎关注焦点话题

查看更多

手指 “梭形肿胀”、晨僵超 1 小时?类风湿早期信号自测

日期:2025-06-30 11:36:20

   类风湿关节炎(RA)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,若能在早期及时发现并干预,对控制病情、避免关节不可逆损伤至关重要。手指 梭形肿胀、晨僵超 1 小时,都是类风湿极具代表性的早期信号,学会识别这些症状,结合其他身体异常表现,就能初步进行类风湿早期信号自测,为及时就医争取时间。

  一、手指 梭形肿胀:不容忽视的手部变化

  手指 梭形肿胀是类风湿早期常见症状之一。患者的手指关节会出现均匀性肿大,外观形似梭子,一般从近端指间关节开始,逐渐累及远端指间关节,使得整个手指呈现出两端稍细、中间膨大的形态。肿胀的手指皮肤可能伴有轻微发红,按压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或压痛感,且关节活动时会感到受限,如难以完全伸直或弯曲手指,握物时力量减弱。这种症状的出现与类风湿引发的关节炎症密切相关。类风湿会导致关节滑膜炎症,炎症细胞释放大量炎症因子,如肿瘤坏死因子 -α(TNF-α)、白细胞介素 - 6(IL-6)等。这些炎症因子刺激滑膜细胞增生,使得滑膜组织充血、水肿,进而导致关节腔积液增多,最终引起手指关节肿胀。同时,炎症还会破坏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腱,影响手指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,加重肿胀和活动受限的情况。

wechat_2025-06-19_094232_118.jpg

  二、晨僵超 1 小时:清晨关节的异常 束缚”​

  晨僵是类风湿早期的重要标志性症状,而晨僵持续时间超过 1 小时更具提示意义。患者在清晨醒来后,会感觉多个关节僵硬、活动困难,仿佛被无形的 枷锁束缚,这种僵硬感在手指、手腕、膝关节等部位尤为明显。随着关节的缓慢活动,僵硬感会逐渐减轻,但完全缓解可能需要数小时。若病情加重,晨僵的持续时间还会延长,严重影响患者清晨的日常活动,如穿衣、洗漱等。类风湿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在夜间持续存在,且睡眠时身体代谢减缓,关节周围血液循环变差,炎症因子在局部积聚,使得关节滑膜充血、水肿加剧,滑液黏稠度增加,从而导致关节僵硬。而经过活动后,血液循环加快,炎症因子被逐渐带走,滑液流动恢复正常,晨僵症状才得以缓解。

  三、结合其他早期信号,全面进行自测

  除了手指 梭形肿胀和晨僵超 1 小时,类风湿还有其他早期迹象值得关注:对称性关节疼痛:疼痛通常同时出现在身体两侧相对应的关节,如双侧手指关节、双膝关节、双腕关节等,疼痛性质多为钝痛、胀痛,活动或按压时加重。全身不适症状:部分患者在关节症状出现前后,会出现低热、乏力、食欲不振、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,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,但却是身体发出的重要预警。关节功能受限:早期可能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变小,如手指无法完全伸直,膝关节屈伸角度减小等,随着病情发展,功能受限会愈发严重。

  当发现自己出现上述多个症状时,尤其是手指 梭形肿胀、晨僵超 1 小时,应提高警惕,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,如血液检测类风湿因子、抗环瓜氨酸肽抗体,以及关节超声、X 线等影像学检查,以便明确诊断。类风湿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,通过规范治疗,能够有效控制炎症,延缓疾病进展,保护关节功能。如果对类风湿早期信号自测还有疑问,欢迎随时交流探讨。